药草查询

倒扣草(dào kòu cǎo)

中药草百科



倒扣草

基本信息

  • 药材名称 倒扣草
  • 药材拼音 dào kòu cǎo
  • 药材别名 倒钩草、倒刺草、鱼鳞菜
  • 英文名称 common achyranthes herb
  • 功效分类 利尿通淋药

药用部分

苋科植物土牛膝的全草。

(动)植物形态

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。茎具4棱,有柔毛。叶对生,纸质,卵圆形、倒卵形或长椭圆形,顶端急尖或钝,基部渐狭,两面被柔毛。穗状花序顶生;苞片卵形,具长芒;小苞片淡红色,披针形,基部具膜质边缘;萼片5枚,淡青色,披针形;雄蕊5枚,花丝基部合生成杯状;不育雄蕊约与花丝等长。果为胞果,卵形。夏、秋季开花。

产地分布

喜生于山坡、村边、路旁、园地及空旷草地上。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、福建等地。

采收加工

夏、秋季采收。挖取全株,除净泥土,晒干。

药材性状

根圆柱形,表面灰黄色,有纵皱,质柔韧,不易折断,断面灰白色或灰棕色,纤维性。茎多分枝,方柱形,茎节膨大,紫红色或灰绿色,有细纵棱,断面中空有髓。单叶对生,皱缩,展平后呈卵形或倒卵形,先端急尖,基部渐狭,全缘,两面密被柔毛;叶柄短。穗状花序由枝顶伸出。胞果细小,为宿萼包着而不露出,尖端刺手,排列于花轴上,呈倒钩状。气无,味淡。

性味归经

性寒,味甘、淡。归肺经、膀胱经、肝经。

功效作用

解表清热、利水通淋、活血散瘀。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,对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,并有中和白喉杆菌毒素的作用;种子所含的皂苷能明显加强离体蛙心、兔心、豚鼠心和在位兔心收缩力;倒扣草碱对狗有降压、减慢心率、扩张血管、增加呼吸频率和幅度的作用。

临床应用

用量9~15克,煎服;鲜品用量50~100克。外用:煎水洗或捣敷。用治感冒发热、暑热头痛、湿温病久热不退、疟疾寒热往来、咽喉肿痛、痄腮、热淋、水肿;亦可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,外用治跌打肿痛。

药理研究

从药效功能上看,倒扣草具有活血化瘀、利尿通淋、清热解表的功效。对于女性月经不调或者痛经的症状,倒扣草也有不错的效果。此外,它还可以治疗跌打损伤、风湿关节痛、外感发热、疟疾、咽喉肿痛或者疔疮痈肿等。它还可以治疗淋病,对于水肿和湿热带下也有一定疗效。

化学成分

根、种子含皂苷,主要为倒扣草皂苷 、倒扣草皂苷。全草含羟基促脱皮甾酮;又含甜菜碱、倒扣草碱。

使用禁忌

孕妇忌用。

配伍药方

1、咳血:倒扣草、枇杷叶,陈皮各适量,水煎服。 2、水肿:倒扣草、金钱草、车前草、一点红、薜荔、大叶酢浆草各10克,水煎服。 3、中风偏瘫:倒扣草、千斤拔、鸡血藤、制首乌、走马胎、伸筋藤、毛杜仲各20克,稀莶草、风香藤各15克,大枫艾10克,白酒1000毫升,浸酒服。每次10毫升,早晚各1次。 4、闭经:倒扣草、金樱根各15克,桃仁9克,鸡血藤60克,生地、香附子各12克,水煎服。 5、流行性腮腺炎:倒扣草20克,水煎服;并取全草适量捣烂敷患处。 6、痢疾:倒扣草20克,洗净,嚼烂吞服。或倒扣草15克,地桃花根15克,车前草9克,青蒿9克,水煎冲蜜糖服。 7、淋病:鲜倒扣草20~30克(干品12~18克)。水煎饭前服,每日1剂。 8、跌打筋缩疼痛:鲜倒扣草一握,头发一团。煎水熏洗患处,每日1次,可常洗。 9、胭窝脓肿:鲜倒扣草60克,酒水炖服;渣捣烂敷患处。 10、喉痛:倒扣草30克,水煎加蜜糖调匀,分3~4次服。 11、疮疡肿痛:倒扣草根叶适量,捣烂,敷患处。 12、风热感冒:倒扣草30克;马鞭草30克,地胆草30克,水煎服。 13、风湿肿痛:倒扣草100克,三又苦100克,七叶莲100克,水煎外洗患处。

用户评论

您还未登录,无法发表评论!
快来留下你的脚印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