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草查询

预知子(yù zhī zi)

中药草百科



预知子

基本信息

  • 药材名称 预知子
  • 药材拼音 yù zhī zi
  • 药材别名 八月札、八月炸、八月瓜、燕覆子、八月楂、压惊子、拉拉果
  • 英文名称 Fructus Akebiae
  • 功效分类 活血止痛药

药用部分

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 (Thunb.) Decne.、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(Thunb.)Koidz.或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(Thlmb.)Koidz.var.austalis(Diels)Rehd.的近成熟果实。

(动)植物形态

落叶木质藤本,茎、枝均无毛。掌状复叶,通常3~5叶簇生于枝端,或互生,小叶5,倒卵形或长倒卵形,顶端钝圆、微凹或具短尖,基部宽楔形或圆形,全缘。总状花序腋生;花单性;雄花生于上部,雄蕊6枚;雌花花被片紫红色,具6个退化雄蕊,心皮分离,3~12。果实肉质,长卵形,成熟后沿腹缝线开裂;种子多数,卵形,黑色。花期4~5月,果实成熟期8月。

产地分布

野生于山坡或山谷疏林间。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四川等地。

采收加工

夏、秋季果实将变黄时摘下,原个或剖开两半,晒干。

药材性状

卵圆柱形,稍弯曲,长3~8厘米,直径2.5~3.5厘米。顶端钝,基部具果柄痕。表面浅黄棕色或土棕色,皱缩,成熟者皱纹较粗而疏,未成熟者皱纹细密。果皮厚,粗糙,显颗粒性。剥开内有种子多数,密集于絮状果瓤中,种子圆形、长圆形或卵形,略扁平,红棕色或黑棕色,有光泽,具细密皱纹。气微清香,味淡而涩。

性味归经

性寒,味苦。归肝经、胆经、胃经、膀胱经。

功效作用

疏肝理气、活血止痛、除烦利尿。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。

临床应用

用量5~30克,煎服;大剂量可用30~60克;或浸酒。用治肝胃气痛、胃热不思食、腰痛、胁痛、疝气、痛经、子宫下垂、烦渴、输尿管结石。临床与尿珠子同用,治疗输尿管结石有较好疗效。

药理研究

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绿脓杆菌、福氏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;具有抗癌作用,临床上可用于治疗乳腺癌及消化系统癌症。

化学成分

含糖类、齐墩果酸、木通皂苷stc等成分。

使用禁忌

凡脾虚作泄泻者勿用,孕妇慎服。

配伍药方

①治中寒腹痛、疝痛:预知子30克、小茴香12克,水煎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1979年) ②治输尿管结石:预知子配薏苡仁各60克,煎服。(《中药志》) ③治淋巴结核:预知子、金樱子、海金沙根各120克,天葵子240克。煎汤分3日服。(苏州医学院《中草药手册》) ④治肝癌:预知子、石燕、马鞭草各30克。水煎服。(《常用抗癌药物手册》)

用户评论

您还未登录,无法发表评论!
快来留下你的脚印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