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草查询

刘寄奴(liú jì nú)

中药草百科



刘寄奴

基本信息

  • 药材名称 刘寄奴
  • 药材拼音 liú jì nú
  • 药材别名 金寄奴、白花尾、炭炭包、六月雪、苦连婆
  • 英文名称 Artemisia anomala
  • 功效分类 活血调经药

药用部分

菊科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S.Moore的地上部分。

(动)植物形态

多年生草本,高60~120厘米,有根茎。茎直立,有细棱,疏被毛。单叶互生,叶卵状披针形,长7~11厘米,宽3~4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渐窄成短柄,边缘有尖锯齿,叶背有蛛丝状微毛。头状花序钟形,几无梗,密集在花枝上呈穗状,总苞片3~4层,全为管状花,白色,外层花雌性,中央花两性。瘦果长圆形,具纵棱。花期7~9月,果期9~10月。

产地分布

生于山坡、路边及林缘。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。

采收加工

8月开花时连根拔起,晒干。

药材性状

长60~90厘米,茎圆柱形,直径2~4毫米,常折弯;表面棕黄色或棕绿色,被白色茸毛,具细纵棱;质坚,折断面纤维性,黄白色,中央具白色而疏松的髓。叶互生,通常干枯皱缩或脱落,展开后叶片为长卵圆形,长6~10厘米,宽3~4厘米,叶缘有缺刻,上面棕绿色,下面灰绿色,密被白毛,质脆易破碎或脱落。枝稍带花穗,头状花集成穗状圆锥花序,枯黄色。气芳香,味淡。

性味归经

性温,味辛、微苦。归心经、肝经、脾经。

功效作用

活血通经、消积、止痛。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调经药。

临床应用

用量3~10克。用治血滞经闭、痛经、产后瘀滞腹痛;跌打损伤、血瘀肿痛;食积泻痢、痔疮、便血。此外,现尚用治肝硬化腹水、泌尿系结石、前列腺肥大、小便不利或点滴不通。

药理研究

有抗缺氧作用,溶液有增加离体豚鼠冠状动脉灌流量的作用,有毒性。

化学成分

含香豆精、异泽兰素、西米杜鹃素、脱肠草素、奇蒿内酯、奇蒿黄酮、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、东莨菪素、棕榈酸、反式邻羟基桂皮酸、反式邻羟基对甲氧基桂皮酸、小麦黄素、环己六醇单甲醚、伞形花内酯、三裂鼠尾草素、瑞诺木烯内酯、狭叶墨西哥蒿素及其他内酯。

使用禁忌

气血虚弱、脾虚作泄者慎服,孕妇禁服。

配伍药方

①治痔疾:刘寄奴、五味子,等分,研为细末。空心酒下。仍用其末敷乳上,遂愈。(《朱氏集验方》刘寄奴汤) ②治杖疮:刘寄奴末18克,马鞭草末12克。蜜调敷。如湿者干掺。(《证治准绳》杖疮丹) ③治赤白下痢:刘寄奴、乌梅、白姜等分。水煎服,赤加梅,白加姜。(《如宜方》) ④治霍乱成痢:刘寄奴草煎汁饮。(《圣济总录》) ⑤治心脾痛:刘寄奴末18克,玄胡索末12克。姜汁热酒调服。(《证治准绳》) ⑥治脏毒大小便血:刘寄奴为末,茶清调服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

用户评论

您还未登录,无法发表评论!
快来留下你的脚印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