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草查询
羚羊角(líng yáng jiǎo)
中药草百科
基本信息
- 药材名称 羚羊角
- 药材拼音 líng yáng jiǎo
- 药材别名 泠角、九尾羊角、角、羱羊角
- 英文名称 antelope's horn
- 功效分类 息风止痉药
药用部分
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。
(动)植物形态
身体大小与黄羊相似。头形比较特别,耳廓短小,眼眶突出。鼻端大,鼻中间具槽,鼻孔呈明显的筒状,整个鼻子呈肿胀状鼓起。雄羊具角一对,不分叉。角自基部长出后几竖直向上,至生长到整个角长1/3高度时,二角略向外斜,接着又往上、往里靠近再又微微往外,最后二角尖相向略往内弯。角尖端平滑,而下半段具环棱。角呈半透明状,蜡黄色。整个体色呈现灰黄色,但体侧较灰白,冬季时毛色更淡。
产地分布
性喜干旱,栖息于荒漠及半荒漠的开阔地区。冬季为避风雪,往往迁往比较平缓的山间坡地或平原过冬。仅分布于新疆北部。
采收加工
全年均可捕捉,捕得后,将角从基部锯下,晒干。一般以8~10月采收者质好色佳。野生赛加羚羊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严禁捕猎。
药材性状
长圆锥形,略呈弓状弯曲。类白色或黄白色,基部稍显青灰色;嫩枝全体光润如玉,无裂纹,对光透视有“血丝”或紫黑色斑纹,老枝有细裂纹;除顶端外,有10~16个隆起环脊,间距约2厘米。基部锯口类圆形,内有坚硬的骨塞,习称“羚羊塞”。除去骨塞后,对光透视,无骨塞部分的中心有一条细孔直通角尖,习称“通天眼”。质坚硬,断面角质。气微,味淡。
性味归经
性寒,味咸。归肝经、心经。
功效作用
平肝息风、清肝明目、散血解毒。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。
临床应用
用量1~3克,宜单煎2小时以上,或磨汁、研粉服,每次0.3~0.6克。用治高热惊痫、神昏痉厥、子痫抽搐、癫痫发狂、头痛眩晕、目赤翳障、湿毒发斑、痈肿疮毒。
药理研究
解热镇痛,镇静、抗惊厥;具有兴奋胃肠及子宫平滑肌作用,降低血压,增加耐缺氧能力。
化学成分
主要含角蛋白、磷酸钙、不溶性无机盐、多种氨基酸,并含五种磷脂类成分。
使用禁忌
脾虚慢惊禁服。
配伍药方
身体大小与黄羊相似。头形比较特别,耳廓短小,眼眶突出。鼻端大,鼻中间具槽,鼻孔呈明显的筒状,整个鼻子呈肿胀状鼓起。雄羊具角一对,不分叉。角自基部长出后几竖直向上,至生长到整个角长1/3高度时,二角略向外斜,接着又往上、往里靠近再又微微往外,最后二角尖相向略往内弯。角尖端平滑,而下半段具环棱。角呈半透明状,蜡黄色。整个体色呈现灰黄色,但体侧较灰白,冬季时毛色更淡。
用户评论
快来留下你的脚印吧~